提到名酒,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长江流域。这条造就了无尽繁华的“黄金水道”,也曾孕育出诸多好酒。
四川盆地、赤水河谷,中国最知名的白酒产地皆汇聚于此。在中国17大名酒中,有多达10个来自于长江流域。
而除长江外,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黄淮流域,则诞生了中国的另一个名酒主产区。
如果要在这两大名酒聚集区域之间,寻找到一个共同特点,那么它们都位于北纬30度左右。
为什么在北纬30度,会存在这样一条神奇的名酒带?
1
好酒是“天赐”的精华
一瓶好酒的酿造需要诸多优良条件,至少应包括好的原料、水源、土壤、气候、工艺等五个基本要素。其中原料可以当地生产,也可以从外地运来,好工艺也可以靠人才和技术引进而获得。唯有好水、好土壤和好气候是人所难以搬动的,属于得天独厚。
于是,判断地球上哪些地方可以成为名酒产地,就归结为哪些地方拥有好水、好土壤和好气候。
▲贵州仁怀茅台镇北纬27度好酒就是人在天赐的好水、好土和好气候环境下酿造出的精华,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具有活性的微生物。
酿酒微生物通常来自于酒曲、窖池(窖泥)和自然环境中。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这三者中的微生物结构和数量均有所不同。
无论是茅台的“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或是洋河在6、7、8三个月的夏季“压窖”,亦或是国窖在农历二月二春酿出酒,都是结合气候条件和各自的工艺,给予酿酒微生物适宜的温湿度生长环境。
▲江苏宿迁洪泽湖湿地北纬33度因此,在水、土和气候三个主要素中,又以气候为先。或者也可以说,气候是天的代表,而水和土是地的代表,只有天时、地利与人和合拍了,才能酿造出名酒。
什么是气候?中国古人的24节气是气候现象的时段划分,其内容包含冷暖(温度)和干湿(降水)随季节的变化。
气候不等于每天的天气,因为天气相对于气候总是会有大小不等的偏差。当某一天的天气相对气候有了较大偏差时,就出现了高温、低温、暴风雨等极端天气。
那么从气候上看,北纬30度是不是一个适宜酿酒的绝佳区域?
是,但也不是。
2
可怕的“死马纬度”
事实上,北纬30度在西方国家眼里,曾是一条让海上贸易人士闻之色变的“死马纬度”。故事起源于18世纪产业革命前,那时人们还没有发明蒸汽机,航海家们只能依靠风力驱动帆船在海洋上航行。
无论是哥伦布跨洋发现美洲大陆,或是麦哲伦环球航海和郑和七次下“西洋”,这些伟大壮举的实现,依靠的都是风力对帆船的驱动。
但是,所有的海上贸易船只远洋航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会遇到连续多日的乘风破浪,也会遇到连日的风平浪静和高温炎热。一旦进入到干热无风带后,他们只能将船停泊下来,等候风的降临。
现在气象学家们知道,风的降临有两种可能:一是无风带随季节移走,替而代之的是信风带或西风带;二是在海洋上出现了天气扰动,如台风。
由于船上除了装有货物外,还可能带有马匹。在长期的高温炎热和无风天气下,随着草料和淡水耗尽,马匹会相继死掉,吃不完就会被抛入大海,贸易人士也会因此损失惨重。
这就是“死马纬度”或“马纬度无风带”说法的由来。
从气候上看,北纬30度左右的区域,即大致在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正处于一段干热无风带。同一纬度的世界上其他地方,如中东、北非以及北美的部分地区,基本都是干旱的荒漠和沙漠地区。
▲撒哈拉沙漠北纬15-35度这种干热气候其实才是北纬30度的“真面目”。
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的光热是来自于太阳辐射。不同地方的大气受热不同,就会产生空气的流动和质量与热量的输送。
空气的定向流动形成的就是风。风把水汽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并在输送过程中形成水汽汇合,就会产生雨。
由于赤道附近海洋面积广阔,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也更多。近地面大气受热上升,就会携带海洋上的水汽向赤道汇合,形成沿赤道降水。
赤道上的高层空气在成云致雨后会变得干燥,并向赤道外流动。受地球自转的作用,这些干燥的空气在到达南北纬30度时会形成下沉气流,使空气增温并发生堆积。
于是在南北纬30度,就形成了干热和无风的海面高压带气候。
同时,由于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在南北纬30度附近,便形成了一条随季节跨越一定幅度的高压、高温、干燥的无风带。
这条干热无风带,在气候上被称为“副热带高压带”,也就是贸易人眼中的“马纬度带”。
然而同样是北纬30度左右,中国在这一区间却是处在长江、淮河和黄河流域,并造就了著名的“北纬30度名酒带”。为什么中国的同纬度地区,不是如此恶劣的热带无风气候,而是湿润的季风气候?3
好酒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从地形上看,中国在北纬30度左右自西向东分别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呈阶梯状逐渐降低。其中,平均海拔在米以上、面积达到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以“世界屋脊”的磅礴在我国西部耸立起了一块天然屏障。正是如大树般的青藏高原,为我国广阔的东部地区提供了庇荫,从而也间接形成了一条世界著名的名酒带。
▲从飞机上俯瞰青藏高原的雪山
由于地势高峻,夏季的青藏高原就像是一个深入到大气层中的巨大火炉。随着高原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周边印度洋上的西南暖湿气流、南海的越赤道暖湿季风气流和西北太平洋上的东南暖湿季风气流都会被吸引过来。
当这些来自海上的暖湿季风气流汇聚到青藏高原东侧的陆地上,就会形成充沛的季风降雨。
同时,高耸的青藏高原又将北纬30度的西风气流分切成南北两支。其中,南支气流绕道印度半岛和孟加拉湾及南海地区,会携带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到达高原东侧,与来自高原北侧的干冷气流在高原东侧的背风面相遇,从而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气流汇合带,也形成了那里的雨带。
这条雨带的降水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移动,如5月份在江南,6月份北移到长江,7月份到达淮河,8月份移至黄河和东北,由此形成了高原以东区域的夏季风气候。
而冬季,这一区域受到的则是干冷空气的控制。于是在气候上,高原东侧地区表现出了四季分明的特点,也更容易孕育出农耕文化和酿造文化。
▲四川宜宾三江交汇北纬29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长江、淮河和黄河河道总体也都是自西向东流动。在大河东流的过程中,会将上游地区的水土携带而来,从而在水流平缓的洼地和沿海地带,冲积成大小不等的平原和三角洲。
这些地区的土壤中,由于蕴含了来自江河上游的不同土壤和微生物,也成为产粮和酿酒的优质土壤资源。
同时,得益于青藏高原这座“超级水塔”,高原积雪和冰川又会融化为地表径流。除了汇聚成江河湖泊外,也会形成丰富的地下水,从而为酿酒提供优质的水资源。
由此来看,无论是好气候、好水或好土壤的形成,都跟青藏高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正是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在高原东侧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才让这一地区免于沦为沙漠地带的命运,并最终形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名酒带。
(感谢《真实世界》作者钱维宏教授对本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