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一向低调的汾酒上了热搜,新京报的连续几篇报道把汾酒推到了风口浪尖,“汾酒开发酒乱象”成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新闻。“汾酒加集团,基本要玩完”这样的调侃诗句也频繁出现在汾酒的新闻报道之下。
其实这两句话出自《江湖神酒歌》,此歌是酒友圈的“金科玉律”,里面涵盖了我国白酒市场各大主流品牌,这里的“神酒”可不是什么夸赞的词,而是指上榜的酒“神神道道”、“云山雾罩”“真假难辨”,见到了就要提起三分警惕,小心是假货。
“神酒歌”旨在告诫酒友们哪些酒是“山寨货”、“低质量”、“购买价值低”,可以说是白酒购物避坑指南,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纷纷上榜。原作者是谁已不可考,但该作品能得到广大酒友和消费者的争相转发认可,可见其具备的合理性与权威性。
神酒歌全文如下:
江湖神酒多,来段神酒歌。西凤没有酒,必须躲着走。泸州没老窖,马上往回绕。汾酒加集团,基本要玩完。古井不带贡,喝多会要命。酒鬼变湘泉,绝对不值钱。习酒写简体,让人瞧不起。剑南不带春,别问真不真。水井缺了坊,存着价不涨。五粮没有液,买走都是孽。茅台多个镇,买时需谨慎。大厂撸嫡系,渠道要牢记。
神酒歌中的神酒,一般是指挂靠各大品牌、却又并非嫡系产品的一系列集团酒、镇酒,这类酒大多挂着名酒的牌子,却并非名酒厂生产,要么是挂名贴牌的产品,要么是山寨仿冒的货色。品质远不如正品,价格却不相上下。
部分酒友对名牌酒产品体系不熟悉,很容易把“李鬼”当“李逵”,最近朋友圈热传的一个新闻“领导喝惯了假茅台,反说真茅台是假的”就是这类受骗消费者的典型代表。汾酒此次陷入假酒丑闻,也是因为“假汾酒”在作怪。
新京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揭秘真假汾酒乱象:批发价30卖,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文章说:
新京报记者在山西太原、汾阳等地调查发现,汾酒厂生产的股份酒,其市场批发和零售差价不大且稳定,而批发价30元一瓶的“开发酒”,对外零售价能达到元左右。除了价格,记者还注意到很多不同品名的“开发酒”,包装上虽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样,但无法查询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
“集团开发酒”零售价超批发价20倍、经销商自己都只喝股份酒、汾酒品牌最多的时候达到多个、集团开发酒市场失控真假难辨等内容是这篇报道的部分重点,在文章下方,有酒友评论道:
汾酒股份是大树、集团公司全是蛀虫,拼了命地吸大树。
股份、集团、开发、贴牌等一系列词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这些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我在这里简单给酒友们梳理一下汾酒的相关知识。
汾酒产自山西汾阳市杏花村,杜牧的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这个地名天下熟知,不过汾阳杏花村究竟是不是杜牧的“杏花村”还有待考证,此处我们不多做深究,你只要知道,汾酒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就行了。
汾酒历史:
年,成立了汾酒生产的酿酒作坊“宝泉益”;年,宝泉益所生产的汾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奖章(就是茅台一直宣传的金奖),同年改名义泉涌;年,成立了现代股份制酿酒企业之一——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年,晋裕收购义泉涌,成为杏花村传统酿酒业唯一代表;
建国后:
年,在收购晋裕汾酒有限公司、义泉泳酿造厂和德厚成酿造厂的基础上,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成立,也就是现如今的汾酒厂。年,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为主体厂,成立了由太原、吕梁、长治等18个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的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组织结构的经济联合体--杏花村汾酒集团。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改组为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同年,集团公司拿出生产主体部分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并公开上市发行。年,汾酒公司改组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如今,汾酒集团有限公司下设22个子公司、分公司,其核心企业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为最大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竹叶青”、“杏花村”两大商标,主导产品包含汾酒、竹叶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葡萄酒、啤酒六大品类,可谓是“百花齐放”。
花多了,难免有招蜂引蝶的。
汾酒集团的这些酒被酒友们分为股份酒和集团酒,所谓的股份酒,是指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汾酒厂”)生产的汾酒,而集团开发酒则是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子公司生产的酒水。
也就是说,一个是“亲儿子”,其他的则全是庶出,甚至免不了上门想当“干儿子”的。
部分酒友可能会说,管他干儿子亲儿子,是好酒的就是好儿子。但问题在于,咱国人只认亲儿子啊,何况这“干儿子”很多来路不明,不敢信啊。
汾酒集团公司定制产品事业部负责人张玉明就曾公开表示:
集团开发酒是由汾酒集团方面授权给一部分有资金、有资源的个人或公司,由汾酒集团灌装酒水后,被授权方将“杏花村”商标和汾酒集团公司的名字印在外包装上进行销售的产品。这种被授权的产品被称做“集团开发酒”、“集团酒”或“汾酒合作酒”。
这类集团开发酒往往标注的是汾酒集团,且没有开发商信息。由于集团开发酒多了开发、合作等环节,具体的开发商是谁、酒水来源是哪家酒厂,这些都不清楚。
也就是说,好多“干儿子”品质如何、来自哪里、什么生产工艺都不清楚,这样的酒你汾酒集团敢卖,酒友们还不一定敢买。
所以酒友们总结了平时吃亏上当的经验,总结出“汾酒加集团,迟早要玩完”这样的打油诗,买汾酒只认准“汾酒股份”,也是无奈之举。
神酒歌中的其他品牌也大多是和汾酒一样的问题,都是集团产品品类过多真假难辨、价格体系混乱、品质良莠不齐,因此不论是茅台集团还是五粮液、泸州老窖的贴牌酒,基本不被酒友们待见。
其实如果各种集团酒能规范品质、清楚工艺来源,做好价格调控管理,相信酒友们还是很乐意买账的。
这一年,茅台和五粮液都已经在大力整治贴牌酒,颇有成效。汾酒此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也算是“赶鸭子上架”,强赶着汾酒集团大力整治、整改。
相信经过这一番“快刀斩乱麻”,各大品牌酒乱象能得到整改,产品体系清晰起来,消费者能更方便辨识真假,各大品牌口碑也会相应改善,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是利多于弊。
关于汾酒的此次假酒风波,你怎么看呢?你买过神酒歌里的“神酒”吗,欢迎进群跟各地酒友讨论。
我是痴心酿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