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曾经举办过五届国家级评酒会,评出了白酒界人们所说的“老四大名酒”,“老八大名酒”,“新八大名酒”,“十三优”,“十七大名酒”。在这个名单中的酒,无疑都是当时白酒界的顶梁柱,只是其中一些酒,在之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掉队,只能蜗居在当地,走不出省门,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看看,中国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四款白酒。
壹
黄鹤楼酒
在武汉,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没有黄鹤楼不成席的时代,在老一辈人心中,黄鹤楼甚至是考验办事诚不诚心的一个标准。黄鹤楼的前身是汉汾酒,酒厂清朝末期从山西汾阳迁厂出来,在武汉扎了根,成为了武汉人心中一款不可多得的好酒。
在90年代,国家进行国有化向私有化改革,很多酒厂抓住机遇,壮大实力,而黄鹤楼却因为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没有跟上脚步,逐渐在市场上消失了踪影,甚至面临破产。直到年,武汉天龙投资公司收购了黄鹤楼,并请来了“国窖”的设计者陈佳担任设计者,推陈出新了浓香型白酒,才让黄鹤楼缓了一口气,但是白酒香型的转变,让原先的那批人不在接受黄鹤楼,最终只能蜗居在湖北。
贰
武陵酒
在上世纪60年代,茅台厂的产量极低,对于湖南省的配额,只有斤,所以当地继续找到一款酒作为接待用酒,于是就派了常德酒厂的技术人员到茅台厂学习,并且成功的酿造出了武陵酒。
凭借着优良的酒质一举成为了中国的三大酱香酒之一,与茅台、郎酒并称为“茅武郎”,改写了湖南没有国家级名酒的历史。不过,在之后的30年中,武陵酒就经历了六次易主,在来回的折腾中没有抓住一次机会。
叁
全兴大曲
自古蜀中多美酒,如果说四川是中国酿酒史上璀璨的一颗明珠的话,那么全兴大曲就是川酒当中的一颗明珠。全兴大曲在90年代白酒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还打出了“喝全兴,万事兴“的口号,创造了当时销量的神话,直到水井坊的发现。
水井坊被称为年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一座贯穿元、明、清三代的川酒作坊。全兴大曲看到了这个超级文化IP的背后效益,于是倾斜资源打造了水井坊品牌,想要借此进军高端市场,于是,全兴大曲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当全球最大的酒类生产商帝亚吉欧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时,不受待见的全兴大曲正好给了这个机会,于是外资借全兴大曲为跳板,控股了水井坊,让这个现存中国最老的白酒作坊,成为了“洋孩子”!
肆
宋河粮液
宋河粮液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当年唐玄宗用宋河酒祭拜老子。宋河粮液是一款极具历史底蕴的白酒,在中原地带,曾经打下了半壁江山,奈何,同张工、仰韶一般,问题出在了人身上。
河南的酒企内部不团结是出了名的,在年,广告营销刚刚起步的时候,很多酒都抓住了时代的机会,而宋河却在内斗中错过了大把时机,直至被内忧外患压得喘不过气,后面辅仁药业带资入驻,让宋河粮液有了喘息的机会,本以为遇到了伯乐,辅仁药业却因自生经营原因差点被强制退市,于是宋河又回到了漂泊的状态。
宋河粮液在宣传上的不重视,导致了自己市场竞争力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了贵州的一款酒,就是汉董大师酒
这款酒出自中国为数不多的酱香酒酿造大大师曾传政之手,却因为对宣传的不重视让这款酒知名度非常低,这款酒来自茅台的核心产区,用的是跟茅台一样的当地大红樱子高粱,一样的传统发酵工艺。在口感方面,入口绵柔净爽,入喉顺滑,回味层次丰富,主要是目前价格才多,非常适合喜好酱香酒的朋友。
这几款酒的经历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白酒发展史的缩影,有的酒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脱颖而出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名酒,而有的酒又在竞争中跑丢,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各位看官老爷要是有什么好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