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着万亿规模的中国白酒队伍里,年营收问鼎了亿的14个酒,也被酒友们称为白酒界十四路诸侯,下面我就带大家来领略下这十四路诸侯各自的风采。
第一路:贵州茅台
在中国酒届,要论谁的品牌力最大,那非茅台莫属,这也造成了酒桌上一旦有茅台且有没喝过茅台的,除非都要开车或者都吃了药等等特殊情况,否则高低都会开来喝一喝。
觉得好不好喝,以及喝不喝得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茅台就是会让所有对它如雷贯耳还未一尝之人忍不住的想要喝一喝它,这便是独属于茅台的排面,实乃当之无愧的中国酒王,这也是其它任何酒短时间之内都无法逾越的高度。
而这,其实也正是中国酒业执牛耳者的茅台超强品牌力的最直观体现。
茅台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当年营收.3亿,而最新的年营收则为.6亿,属于一骑绝尘式的存在。
第二路:四川五粮液
在风头和营收上,虽然现在的五粮液整体都被茅台压了一大头,以至于在回溯酒业这一二十年的行业格局演变之时,它总是只能以老二之名,在“茅五剑”、“茅五泸”、“茅五洋”、“茅五汾”等等各种各样的的“茅五×”版本里,和为首的茅台一起为“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做共同背书和注脚。
但实际上,如果不从这些宏大的维度上去看,而是落实到请客、送礼等等更为微观的细节,就会发现五粮液完完全全是可以和茅台平起平坐的存在,而且这种广谱性并不局限于某些地区,而是放诸于全国,也会发现两者的出场机会大差不差,更别说在很多钟情浓香的地区,五粮液实际上才是当地酒桌上真正的白月光。
五粮液首次问鼎亿呢,其实还比茅台早1年,于年就实现了营收.3亿,而最新的年营收则为.72亿,属于茅台之下断层式领先的存在。
第三路:山西汾酒
高举着“清香复兴”和“汾酒复兴”大旗的汾酒,在与白酒老三洋河最新的行业格局之争中基本上已锁定胜局,即将把洋河牢牢占据了一轮生肖的“茅五洋”格局真正意义上的改写为“茅五汾”,这个消息对所有的汾迷,清香迷,以及对所有的北方酒友而言,可真是振奋人心甚至扬眉吐气:终于有北方酒进入前三了;曾经的汾老大真的回来了。
只不过呢,关于老三的排名,在前几天举办的汾酒经销上大会上,汾酒自己间接表达出的是不在乎这样的排名,而全要素高质量发展,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超越自己,才是他们汾酒复兴的纲领和他们的目的。
不得不说,这个境界确实高,其实能不断的超越自己,或者有时候宏观环节不好,能首先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就已经足够难得,相反醉心于排名很容易忘却了初心,并由此深陷恶性竞争的泥沼。不过酒友们可不管这些,酒友们欢欣鼓舞的同时蓦然回首发现的是汾酒前些年提出的“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句话可真是漂亮,剑指的既可以是老三,也可以是老二,还可以是老大。
汾酒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当年营收.92亿,而最新的年营收则为.28亿。
第四路:四川泸州老窖
被称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的它,靠着高品质的国窖以及“国窖,你能品味的历史”这句广告语,不仅让自己成功的站稳了千元价格带,与飞天茅台、普五一起成为了全国卖的最好的三款高端酒,由此一起拥有了“中国高端白酒三驾马车”的美誉,还让整个泸州老窖的营收大幅增长,由此有了要超过洋河“重回白酒前三甲”的梦想,只是天不遂人愿,半路杀出个开了挂的汾酒,被之截胡。
不过虽然在营收排名上被汾酒截了胡,但要论在千元价位段的实力和市场份额,还得是它领先不少,之前在小范围内还与普五和飞天一起被称为“茅五国”,去年年底更是因为一则新闻里提到的“一茅五”火爆出圈,短时间之内其在千元价位段的地位还是很难有其它大单品可以撼动。
与此同时,包括国窖在内的整个泸州老窖,还有一个最大的贡献,那就是让浓香迷充分认识到了“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需窖龄老”的奥妙,由此也让很多浓香迷坚定不移的认为单从窖香浓郁和纯正上来讲,拥有老窖池数量最多,且采用的单粮原窖酿制的泸州老窖,目前才最能将浓香酒的品质上限做的最高。
泸州老窖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当年营收.6亿,而最新的年营收则为.33亿。
第五路:江苏洋河
被称为白酒界超级黑马和新晋贵族的洋河,其真正的晋升之路始于年,随着旗下蓝色经典的面世,定位于以味为主的绵柔浓香的它,靠着“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样的经典广告语,以及借鉴口子窖采用的盘中盘营销模式,迅速开启了自己的起飞之路,05年超过古井贡酒,09年超过剑南春,10年超过泸州老窖,12年一度超过五粮液,并剑指茅台。
也就是说,洋河仅用了不到三年,就反超了古井贡酒,用了七年超过了剑南春,用了八年就反超了泸州老窖成为了白酒界的第三,将白酒格局改写为了“茅五洋”,直至此时。
虽然随着明年白酒界年财报的公开,洋河的最新营收被汾酒超越应该是没有任何意外了,但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商业竞争中本来就很难有永远的胜利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还在这个擂台上同台竞技,指不定将来又会是怎样的格局。当下的洋河尽管上升势能受阻,但放眼全国,其依然位列头部,其创下的深度分销模式也必将深刻而长远的营销着中国酒业。
洋河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当年营收.4亿,而最新的年营收则为.26亿。
第六路:四川剑南春
剑南春的高光时刻往前追溯,可以一直追溯到年全国放开名酒价格管控那年,在面对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平民化要量”更好,还是“高端化要价”更好的艰难抉择之际,剑南春和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名酒最后选择了定位高端的“名酒战略”,而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为代表的名酒则选择了定位老百姓喝得起的“民酒战略”。
事后证明选高端化要价的“名酒战略”对了,因为它才符合国情,毕竟白酒在中国是一个强社交产品,做老百姓都喝得起的酒确实会显得很有情怀和良心,但却也意味着老百姓一旦兜里的钱多了,就会抛弃你去选择更能代表它身份的酒,而且越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喝的酒,越能在民间形成仰慕进而流行,这也都是人性的体现。
也正是因为剑南春跟茅台和五粮液当初都选对了,由此才造就了“茅五剑”这样的领先格局,如今虽然从营收上和高端化上,“茅五剑”之名都已经名存实亡,但或许是因为这个“茅五剑”太刻骨铭心了,而且从不同的维度上去看它和其它取代它老三的对手相比也并没有断层式的差距,外加它旗下的水晶剑还是第一款非千元价格带却连续多年破亿的大单品,迄今也依然是元价格带最受欢迎的顶流,故此在剑南春铁粉的心目中,“茅五剑”永远还是“茅五剑”,任它世事变迁,纷纷扰扰。
剑南春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不过它迄今还未上市,没有准确的营收数据,据说当年的营收大约亿,而最新的年对外公布实现工业总产值.32亿。
第七路:四川郎酒
很多很多的酒友认识郎酒都起源于郎酒那个精准的定位和广告语:“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诞生了中国两大酱香白酒,其中一个是青花郎。青花郎,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
也确实如此,在广大酱迷朋友的心目中,郎酒确实一直是唯一可以跟茅台扳手腕的存在,当然如今东山再起再度辉煌的习酒带来了一定的变数,但不管怎么样,正是因为有左岸的郎酒,才和右岸的茅台和习酒等一起造就了赤水河两岸贵酱和川酱共同繁荣,酱香两岸飘香的盛景。
而如今,随着历时十余年、斥资亿打造的郎酒庄园正式落成,更加自信的郎酒开始做回自己,开启了“赤水河左岸,庄园酱酒”的全新定位和价值主张,这种庄园模式的体验目前反馈都是一致好评,去过郎酒庄园的几乎人人都在夸其美好到“如无亲临,无法言说”,以此带来的品牌美誉度和销售增量等等,一切都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郎酒通过郎酒庄园实现的“场景-体验-认知-传播-交易-关系”的闭环价值塑造是多么的成功,这也使得他们要让郎酒庄园与世界级酒庄同行的征途有了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同时也为中国白酒的庄园营销模式开了个成功的先河,据说已经有多个酒企也明确提出要走自己的庄园模式。
郎酒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不过它迄今也是还未上市,没有准确的营收数据,据说当年的营收大约亿,而最新的年通过行业媒体进行的渠道调研显示其营收大约为亿。
第八路:贵州习酒
习酒的第一个高光之年是在36年前的年,当年盛极一时的它喊出了要收购茅台的宏愿,但没想到十年之后的年,却一度濒临破产,反过来被茅台兼并。
在被兼并收购的最初十来年里,习酒基本淡出了公众视野,成了江湖上没有多大存在感的存在,虽然当时茅台说的是要对习酒实施浓酱并举的策略,但当时的茅台自身还没成为中国酒业的执牛耳者,为了避免酱香酒的同类竞争,在针对习酒的发展上,到了真正落实到实处时主要还是选择扶持其浓香产品,试图将习酒打造成黔派浓香第一品牌,遗憾的是并没成功。但也好在没成功,不然也就没有了如今靠酱香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习酒。
习酒开始大力发展酱香的转机始于年,当时也是顶住茅台那边的压力重点发展的酱香,最终幸得命运的垂青,在这轮酱酒热中,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高光时刻,营收额节节攀升,名气也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这几年已经成了跟郎酒平起平坐的存在,以至于茅台之下郎酒和习酒到底谁才是酱香老二,没有了肉眼可见的定论,这也便有了“茅郎习”和“茅习郎”在江湖上同时存在以及各自的拥趸也几乎相当这样的奇观。
与此同时,习酒还在年成功脱离茅台,走上了自己的独立发展之路,紧接着又于今年从省管大二型国企,升格成了省管大一型国企,正式与茅台同级,也算是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高光时刻。
习酒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不过它迄今也是还未上市,没有准确的营收数据,据说当年的营收大约也是亿,而最新的年既有说其营收为.64亿的,也有说通过各项估算其营收大约在-亿的。
第九路:安徽古井贡酒
在浓香届,除了川派浓香外,最有体量和声势的就是江淮派浓香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安徽白酒一哥古井贡酒和江苏白酒一哥洋河,两者在江淮派浓香的发展壮大中,都起着相同的领头雁和压舱石作用,两者在各自的省内,也都一直是榜一大哥的超强存在,迄今为止各自一直都比排在第二第三第四的其它本省酒加起来卖的还更多。
除此以外,两者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那便是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通常是以秦岭-淮河的分界线来划分,这个在别的省份非常泾渭分明,可偏偏在安徽和江苏,都是淮南淮北均有分布,以致于这两个省的人经常分不清自己到底该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那么古井贡酒和洋河到底是北方酒还是南方酒,就交给酒友们自行归类吧。
作为江淮白酒双子星之一的古井贡酒呢,还有着“中华第一贡酒”和“酒中牡丹”的美誉,不过也曾一度因为“贡酒”之名,带有封建帝权色彩,不给继续使用,后来几经努力,外加“贡酒供给人民”这样一句提纲挈领的智慧提炼,才幸运的保留了下来。而现在它从年开始,连续9年赞助春晚“过大年,喝古井,看春晚”,陪着人民一起过大年的此情此景,倒无意中和那“贡酒供给人民”的说法成了遥相呼应。
古井贡酒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当年营收.16亿,而最新的年营收则为.54亿。
第十路:陕西西凤酒
西凤酒最为酒友称道的便是其凤香型白酒大王的美名,以及它跟茅台、汾酒、泸州老窖同为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评出的“四大名酒”这一头衔,就凭这两点,就足以令所有的白酒发烧友一倾其芳泽。
说起凤香型,有的酒友认为这种香型是引进隔壁的山西汾酒再因地制宜的结果,有的酒友则认为这种香型是陕西本地古酒一代又一代慢慢迭代而来,比如《大秦帝国》里面还不是白酒这种形态的秦酒,就是中间的其中一代,往前还可以追溯到更前,美其名曰“八百里秦川,三千年凤香。”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又或者到底哪个才更接近真实,无从考证,但这个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实很多酒友喜欢这个香型,以及喜欢这个香型的绝对代表西凤酒,也都盼着跟四大名酒的其余三个在各个维度的发展都存在很大差距的西凤酒能够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样来一次凤凰涅槃。
令人欣喜的是,它终于在去年也就是年官宣过亿了,这才让今天这个白酒界十四路诸侯的栏目有了它的一席之地。当然,西凤酒因为迄今还未上市,它去年过的亿呢是指的销售收入,而非营收,这两个指标的话实际上是不能完全对等的,但是对广大的酒友而言,才不管你是销售收入破亿了还是营收破亿了,反正大家都当你是过亿了。
第十一路:江苏今世缘
今世缘是继习酒之后,第二个年营收破亿的53优名酒,只不过它当初的名字还叫高沟,与其他几个江苏名酒则并称为大名鼎鼎的“三沟一河”。现在改名为了今世缘,把传统的白酒与浪漫时尚的“缘文化”相结合,浓缩为文化发酵的一杯美酒,传情达意。
说起今世缘,除了去年也就是年营收达到了.98亿首次破了亿以外,它最为人称道的还有两点:
第一,对于江苏省外的酒友而言,知道今世缘以及知道它的王牌产品国缘四开的人其实并不多,但如果你碰到招待江苏来的朋友,只要拿出国缘四开,他就算是被拿下了,由此也可以想见,这款酒在江苏的受欢迎程度有多高。
第二,如今的今世缘已经成为全国性品牌洋河在江苏省内最大的劲敌,而且是令其非常头痛的劲敌,可以说洋河在江苏丢失的市场份额大部分都到了今世缘的手里,由此也可以想见今世缘在江苏的地位跟洋河已经快要达到分庭抗礼的地步。
只不过,这两个为人称道之点,反过来也恰恰说明了今世缘几乎所有的影响力都还局限于省内,对于想要飞的更高的它而言,接下来必须要做的就是逐步扩大省外的发展,力争走向全国化。
第十二路:湖北劲牌
说到劲牌,有的酒友还会有些陌生,但如果说到它旗下的两个品牌“劲酒”和“毛铺”,大家就很熟悉了,前者在很多年前就已凭借“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的广告语火遍了大江南北,后者则是近些年非常火的露酒之一,伴随它的广告语则是“和而不同,草本毛铺”。
劲酒和毛铺严格意义上来讲,都不算纯粹的白酒,前者算药酒,后者算露酒,但是两者的酒基(也就是主体酒),都是正儿八经的白酒,最终的成品酒劲酒和毛铺的酒精度数和常规的白酒也大差不差,所以大部分酒友也一直都把它们当做的白酒。
其实行业里也是这样看待的,这便是行业里举行的第六届、第七届和第八届中国白酒领袖峰会,劲牌也是这三届峰会成员之一的原因。
而为了让自己的毛铺酒能够在白酒阵营更加名正言顺,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交需求,劲牌公司早些时候就联合20余家行业单位发起和制定了《草本白酒》的团体标准,该标准在不久前已由中国酒业协会正式发布,据说已于今年的10月13日正式施行,这也标志着毛铺酒正式获得了白酒这一名分,有了这个名分的加持,想必已经占了劲牌营收半数的毛铺定能推动劲牌在中国白酒江湖取得更大的突破。
劲牌首次问鼎亿的时间呢为年,不过也不是上市酒企,准确数据无从得知,据说当年营收.9亿,而最新的年营收大约在-亿,也有说大概亿左右的。
第十三路:贵州国台
国台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问鼎亿的时间是酱酒最热的1年,具体是多少,因为不是上市酒业,也就无从得知,但随着国台的破亿,这也让它一跃成为茅台镇继茅台之后的第二家百亿酒企,同时也是贵州第三个破百亿的酒企,立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