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愿意开小酒馆的人,那这个城市无论多有钱,都只是一个内心空虚的城市。
看到这个标题,相信大家都难以想象,白酒和酒吧夜消费怎么关联到一起的。
都市的夜生活,酒吧的货架上,除了摆放着各种进口烈酒外,还有白酒的位置,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白酒+酒吧
讲道理,酒吧消费场景与传统白酒销售模式并不匹配,白酒也尚未在热衷酒吧文化的年轻消费者那里取得应有的地位。
首先,对经销商而言,酒吧消费的体量还很小。一间酒吧一个月的白酒销量可能还不及一个传统餐饮店一星期的水平,这个需求量短期内很难引起经销商的注意力啊。
其次,洋酒,尤其是威士忌的饮用习惯和文化,塑造了酒吧的消费文化。而白酒近百年来形成的饮用方式和场景,似乎与这种消费文化格格不入。
近年来,市面上中国元素融入流行文化的方式也在慢慢改变。更多产品正以更为突出的文化特色,力争潮流时尚舞台的“C位”。在“国潮”兴起的背景下,年轻人群对传统事物表现出来的热情,为白酒在酒吧夜消费场景打开了新局面,创造了新机遇。
在“国潮”兴起的背景下,年轻人群对传统事物表现出来的热情,为白酒在酒吧夜消费场景打开了新局面,创造了新机遇。
三道“门槛”
时下,阻碍白酒进入酒吧的,主要有三大门槛:厂方的品牌战略,渠道端的利润空间以及当代年轻人对“白酒+酒吧”模式的认知。
一些名酒也曾为此做出过些许努力,但成效并不好。这些老名酒进入年轻市场,一则难以持续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二则带来的营收增长着实有限,难以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
据了解,在一二线城市的中高档清吧,纯饮烈酒和鸡尾酒的价格大多在每杯50-元左右,单瓶售卖一瓶烈酒的价格则在-元左右,在电商平台上,这类烈酒单瓶售价往往在-元左右。考虑到场景溢价以及酒吧的运营成本、存酒成本,这一溢价还算合理。
这一价格带却正是当下白酒高速发展的高端、次高端酒和光瓶酒之间。各类酒企发展的“次重点”:高于这个价格的高端、次高端白酒,其宣传的品牌文化很难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而低于这个价格的光瓶酒,又难以满足酒吧顾客消费升级的需要。
面对这三道门槛,白酒进入酒吧消费场景是否是一场“无用功”呢?
白酒的“入局”之道
江小白当下的酒馆,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在白酒行业,江小白的成功的不可复制性也是相当突出的:它早在十年前就布局年轻人“潮”消费环境的营造,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清吧中也有一席之地。
相比而言,传统酒企没有在年轻人群中积累一定的声望,而新兴品牌又没有独特的品牌厚度,假使江小白酒馆在未来取得成功,也难以被其他品牌所模仿和超越。
所以,白酒进入酒吧,最终可能还是在“吧台”而不是“开店”。
对白酒经销商来说,酒吧是一个陌生的场景,甚至在目前显得无利可图。想要通过经销商进入酒吧市场的白酒品牌,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对接资源、培育客户,同时还要保证经销商的销量和利润。
畅想一下,未来在国内酒吧的吧台上,我们能否看到更多更受欢迎的白酒呢?
让我们翘首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