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梁邦昌我最难忘的还是洋河评上八

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年过八旬的梁邦昌今年仍有一半时间在外地出差,频繁出现在各地酒厂和各种会议论坛上。

他觉得,这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就像一位布道者,到处奔走,呼吁企业坚守品质。他担心,如果有些东西不再传承,可能就会断层。

尽管每到一个地方,梁邦昌都是座上贵宾,但对他而言,从洋河酒厂厂长,到江苏省轻工业厅副厅长,再到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专家组组长,六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中,最难忘的还是洋河评上八大名酒的那一段经历。

那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他自己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下定决心,把洋河酒变成琼浆

梁邦昌进入洋河酒厂是在年。在他当车间技术员那会儿,江苏只有两种好酒,一种是洋河大曲,一种是双沟大曲。

年,第二届评酒会在北京举行。江苏省对洋河酒评上国家名酒期望很大。但最终,8大名白酒与27种国家优质酒,洋河都名落孙山,这一结果让全厂职工痛心和失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洋河酒厂

当时,省上领导批评洋河酒质量不行,领导们言辞尖锐,批评得很难听。当上面的压力一层一层压到酒厂时,身为技术员的梁邦昌突然扛起了责任。

“我那时候到洋河才几年,是个臭知识分子。”梁邦昌此前莅临酒中工匠馆时提到。“那时候的年轻人和现在不太一样,总想把自己学的东西用在工作上,什么艰苦、财富、前途都没有考虑。当时在层层压力下,我作为一个技术员,不分轻重地说:非要把洋河酒变成琼浆,我才走。”

当时,他特别强调了“我才走”这三个字,为什么要走呢?

那时候的洋河,距离南京多公里,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不通汽车,镇上百十户人家,多数是草房,黄泥马路上尘土飞扬,镇上没有多少店铺。这样的条件,与他的家乡广州相比,在文化、生活上差别实在太大,他本打算在洋河工作几年后回到广州。谁曾想到,他这一呆,就是几十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洋河接酒场景

顶着压力,砸烂水泥窖改用泥窖

下决心容易,但到底怎么样才能把洋河酒变成琼浆呢?

梁邦昌指出,第一届的四大名酒是汾酒、茅台、泸州老窖、西凤酒,四种香型中浓香占比25%;第二届评酒会评出八大名酒,浓香酒有四个,分别是五粮液、古井贡酒、全兴大曲,浓香型白酒占比达到50%。越来越多的浓香酒跻身国家名酒,对白酒行业发展起了很强的导向作用。

于是,他把洋河酒的香型,也调整为由清香型转变为浓香型。

那么,洋河酒由清香型转型到浓香型,工艺上怎么改进?

以前洋河生产清香型酒,用地缸和水泥窖池发酵,而要生产浓香型白酒,则要把原来的六七百个地缸和水泥窖池全部砸掉,改成泥窖。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是非常冒险的一个尝试。一方面,当时人们的观念普遍认为,好端端的六七百个地缸和水泥窖池,就像水泥房子,如果换成了泥窖,就等于恢复了农村土房子,这是历史的倒退。另一方面,水泥窖池操作方便,扫把随便一扫就很干净,而泥窖稍不留意,窖泥都会被铲掉。因此,当时工人反对梁邦昌,领导干部也反对他,有人甚至说,梁邦昌是在搞破坏、复旧。

与领导一起讨论。

好在当时洋河酒厂的党委书记认可梁邦昌,这位书记肩负着做好洋河酒的任务,但由于不懂酿酒技术,压力很大。让书记感动的是,大学刚毕业的梁邦昌每天在车间里探索酿酒,他觉得,这是一个能做事的青年。

梁邦昌将技术问题深入浅出的讲给书记,最终得到了书记的肯定和支持。可以说,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当时洋河酒厂探索技术、掌握真理的少数人,实际上只有梁邦昌。

沉迷窖池,研究人工老窖

其次,窖池问题解决了,用什么办法让窖泥尽快生香,这又是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在四川新建一个泥窖最少要四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泥窖要么逐渐老熟,要么退化。如果是逐渐老熟,那么这样的泥窖就是一个宝贝,以后可以稳定生香,在当时,全兴大曲、泸州老窖用的就是这种泥窖。

面对洋河新建的泥窖,梁邦昌该怎么让使其尽快生香?如果从四川引进窖泥和微生物群,最后酒的味道和川酒差不多,并且,四川的微生物不一定适合洋河的水土。于是,他决定自己研发老窖。

为了探索窖池,梁邦昌经常沉迷在车间,当每个窖出完发酵粮糟,他就跳下去做研究。由于粮糟在窖池发酵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弥漫窖内,麻雀飞过也会窒息而死。梁邦昌却冒着危险,在窖内仔细观察窖泥颜色,抓一点泥,尝尝味道。工人们不得不一边扇扇子,向窖内增加氧气,一边催他快点上来。

在一次次实验后,一件偶然的事情突然启发了梁邦昌。当时一个水泥窖池倒了,积在旁边的异味水流了进去,按照老规定,异味水必须出净,但有个工人偷懒,就用那种水调拌泥巴,敷在窖壁上。后来,高粱等原料在这个窖池发酵后,散发出特殊的香味,这引起梁邦昌的注意。后来在蒸馏时,他专门在旁边等候,等到新酒出来后,他才品尝了一口,就高兴的说:“这香味,有我们需要的主体香的苗头”。

无数次研究终于看到了曙光,后来梁邦昌对这个泥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浓香型大曲酒的主体香是己酸乙酯,己酸乙酯的生成又靠己酸菌的作用,而己酸菌栖息在泥土里,它只有在泥土里活动才能产生己酸乙酯的香气成分。随后,他将菌种进行分离,培育,优化,研究它们的习性,并以6个池窖扩大试验,窖香一次比一次浓。

这项人工老窖新技术的成功,使得洋河酒厂只需要用一年多时间,就能生产出相当于30至50年老窖的好酒来。这项高端的技术是全国首创,当时,梁邦昌据此发表的论文《浓香型大曲酒的人工老窖和发酵工艺》,被业内广泛认可和采用。

梁邦昌的科研成果被业内广泛采用。

重味轻香,跻身八大名酒

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江苏产的浓香型白酒,无论怎样,都香不过四川。

“四川的水土、气候环境下,很多地方挖两个窖池,己酸乙酯就能达到mg/ml,这在洋河那个地方绝对不行。”梁邦昌向酒中工匠馆表示。“既然在香上比不过四川,那我能不能在味上和你比呢?”

于是,当时梁邦昌打破当时浓香型白酒“重香轻味”的潮流,提出“重味轻香”的理念,并且围绕新的理念,创造了一系列适合本地的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

“这还不够,如果你酿出来的酒再好,没有一个很好的表述,酒也不一定得到市场认可。”梁邦昌指出,比如闻香如何,入口如何,落喉如何,这些形象的表述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重要。于是,他又将洋河酒的风格总结成了“甜、绵、软、净、香”五个字,把味放在前面,香放在最后。这五个字,成了“重味轻香”的表述。

梁邦昌漫长的探索和努力,使得洋河酒的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年,在第三届全国名酒会上,洋河大曲从三四百个样品脱颖而出,最后跻身“全国八大名酒”之列。

评上全国名酒后的喜庆。

紧接着,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55度洋河大曲的得分为全国参评的种白酒之冠;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洋河酒蝉联“中国名酒”三连冠,55度、48度、38度洋河大曲分别获得国家质量奖三块金牌,28度洋河大曲荣获国家质量奖银奖。

这些历史性的成就,梁邦昌功不可没。因此,当年3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授予宿迁市“中国白酒之都”的称号后,有人这样说:酒都第一功臣应该是梁邦昌。

“80”后的年龄,80后的思维

今年年初,疫情让梁邦昌有了在家闲居的机会,于是,他将这些年来接触到一些行业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整理出来,这就是那篇在酒界刷屏的万字长文。

梁邦昌在文中提出,以提价为信仰的产品,如果伴随着涨价的是销量日益下滑,那么终有一天提价幅度带来的收益增量将无法覆盖销量减少带来的收益损失。

他还指出,一些酒企都受到属地上级或其他方面的压力,每年都要有较大的增长。但当基数已经很大时,完成两位数的增幅指标谈何容易,于是就依靠高端、提价、新品来完成。问题是,白酒是人、环境和时间交联作用的产物,企业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大规模不断扩建、扩产、扩量,企业年复一年高速增长,这不符合酒类发展的自身规律。

梁邦昌指出,不同香型的酒,有不同的酿造工艺,生产周期和成本,这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价格水平和档次以及不同梯度的产品结构。他倡议白酒业同仁,不论从事于哪种香型,都应当有职业自信,把本香型的特点、优点、卖点和文化点梳理出来传播、弘扬。

这篇文章受到业内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