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白酒,在整个消费市场中,虽说不像米、油、盐、糖一样属于生活必需品,但是对于家家户户来讲,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元代开始,白酒历经了多年的历史,技术不停地更新迭代,沉淀出很多优质、不俗的品牌,新中国解放后,通过5次的全国名酒评选,更是评出了全国性的名酒合计17款,史称《中国17大名酒》。
今天跟各位聊一聊既熟悉、又陌生,曾在第二届名酒评选中胜出,与茅台齐名的老八大名酒之一~董酒。
说他熟悉,是因为很多人都听说过董酒的大名,说他陌生,是因为很多地方根本见不到董酒的身影,很少有人喝,也很少有人提及这款酒。
董酒在全国白酒中,属于最为独特的一种香型~药香型,也叫董香型,大小曲混合酿造,重点是在制作酒曲的时候,融入贵州本地传统特色,加入了百余种草本植物,配方和配比,更是被纳入国家机密进行保护。
以草本入曲,发酵、酿造的董酒,具有独特的酒香,被亲爱的酒友们亲切地称之为“酒中榴莲”,喜欢的人闻着流口水,不喜欢的人喝一口想吐,注定董酒生来就是一款小众香型的白酒。
但是奇怪的是,小众香型一定是符合本地消费口感和习惯的,比如广东的豉香型白酒,酿酒的时候会加入肥猪肉来生香,外省人喝不惯,但是本地人却是喜爱有加,为何董酒会落得个娘不亲、舅不爱的尴尬境地呢?
说到底,还是董酒对消费市场的了解,太过于主观了。
董酒最火的时候,是在七八十年代,当时白酒的度数都比较高,酒友们都喜欢重口味,因此董酒能够异军突起,成为全国酒友之爱。
进入九十年代,浓香酒全国普及,一大半的白酒市场被浓香酒收入囊中,顶峰时期浓香酒占据白酒消费的70%之高,董酒没能守住底线,跟着搞了一波浓香酒,OEM贴牌酒高达多个,彻底乱了阵脚,内忧加外患,居然干到停产的状态。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董酒,重振旗鼓,近些年相继推出了国密董酒等高端产品,以及复刻版的白董等产品。
为了迎合市场,酒体上的调整比较大,相比于老董酒要淡雅了很多,导致了年轻人喝不惯,老董酒迷一喝也没了当年的那种“臭”味儿,所以如今的董酒比较尴尬,居然找不到自己的客户群体去哪里了。
其实消费者去哪里了?大家都清楚,浓香酒培育了这么多年的市场,消费群体已经非常稳固,而原本喜欢重口味的酒友们,都跑到酱香酒那一边去了。
酱香酒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技术方面的无私传播,茅台酒厂对酱香酒技术毫无保留,不仅在全国收了很多徒弟,在茅台镇就有多家酒厂以传统的坤沙工艺酿造酱香酒,其中就包含了国康酒业,才得以培养出更多的酱香型白酒消费者。
国康的成功,跟酱香酒的整体发展是脱离不开的,前几十年,只专注于酿酒,为全国同行业的酒厂输送基酒、调味酒,因此在行业内获得了比较高的口碑和信誉,更是获奖无数。
近几年,得益于酱香酒的高速发展,一举推出自有品牌的年份大曲酱香酒~康10,以10年窖藏的老酱酒为基础,经过大师以20年老酒进行调味,在包装上赋予其文化和吉祥、喜庆的寓意,酒香纯正、浓郁,标准的大曲酱香酒,酱香浓郁、陈香优雅,陈酿后带有浓郁的花蜜香和焦糖香,入口柔和、下咽顺畅,回味净爽无杂味、异味,加上亲民的定价,被很多酒友评为《最受信赖酱香酒品牌》。
有网友表示,继浓香、酱香之后,下一步该轮到药香型的董酒了,在作者看来,这事儿不靠谱。
一个白酒香型的普及,一定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董酒至今一家独大,连肉再汤都要自己吃,怎么可能把市场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