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酒都分别是四川宜宾、贵州仁怀、江苏宿迁和山西汾阳。这四座城市因其悠久的酿酒历史和深厚的酒文化底蕴而被誉为中国的酒都。
1.四川宜宾
宜宾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交汇处,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
宜宾名酒,源远流长。
早在先秦时期,今市境已有水稻生产和荔枝、姜、蒟等,为酿酒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汉代大批墓葬出土酒史文物印证,此地饮酒成为风气,酿酒技术已有较大进步。唐代,诗人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一诗,盛赞此地佳酿“重碧拈春酒”。
唐末,诗人韦庄《夜雪泛舟游南溪》更记述了对此处“酒家”的一往情深。
宋代,宜宾酒业官酿、私酿并举。宜宾地产酒与茶、盐同为宋朝税收和安抚周边民族的倚重之物,酒成为“茶马互市”重要商品,从而产量较以往大增,名酒迭出。在黄庭坚笔下已有安乐泉(即姚子雪曲)、春泉、春碧、玉醴、荔枝绿等名品。宜宾名酒成历代文人吟咏主题,酒文化源远流长。
明代,宜宾酿酒进入了新的里程。独树一帜的明初地穴式古窖池和明中叶开办的“大曲烧房”在宜宾城中的出现,始有“杂粮酒”,进入作坊酿造时期。
清代,由于“移民填川”因而带来了湖广、闽、粤、浙、赣等省尤其是“陕帮”的酿酒技术,推动了宜宾优质杂粮酒的改造。清末民国时期,城中“尹长发升”作坊的“御用杂粮酒”、“提庄大曲”、张万和作坊的“元曲”,利川永作坊的“曲泡”、“尖庄”等皆名重一时,成为川、滇、黔过往众多饮者陶醉酒品。利川永的产品已远涉重洋销往美国。在荟萃众家所长,经过几代人艰辛求索之后,终于优选五种粮食为主料创制出了五粮液。
解放后,宜宾五粮液生产规模和效益空前扩大,并开发出了众多的系列酒新品牌,至年月止,已获国际金奖0次,由国内名酒跃升世界名酒。市境各县(区)弘扬传统酿酒优势,新开发了诸如叙府大曲、南福头曲、梦酒、竹海老窖、高洲牌系列、华夏春、古龙洞、中国杞酒、君子酒等部省级名酒。宜宾已成为中国“名酒之都”。
2.贵州仁怀仁怀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是中国酱香型白酒最著名的产地。
仁怀的酿酒工艺源远流长,名酒辈出。茅台酒作为国酒代表,在政治、外交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仁怀酒文化的核心。
茅台是仁怀的标志性名酒,以其独特的酱香风味和卓越的品质享誉全球。此外,仁怀还有国台等优秀白酒品牌。
早在年,仁怀就被正式定为“酒都”。
.江苏宿迁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长江下游地区,是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历史悠久的白酒核心产地之一。
考古发现,万年前生活在宿迁境内的“双沟醉猿”,在剩余食物存放中发现了酒的存在,从此开启心智,不断探索人工酿酒技艺,这让宿迁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天然酿酒环境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宿迁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历史记载,宿迁酿酒兴于隋唐,盛于明清,酿酒历史达多年。
大清康熙乾隆皇帝、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都盛赞过洋河美酒,留下千古佳句;现代相关国家领导人、著名企业家、学者对洋河美酒给予高度赞美。
年4月,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来洋河参观考察,惊叹到:“酒都,酒乡,一镇堪醉天下醉。”
全市保存的明清窖池有00多口、陶坛多个,延续了除年酿酒醇厚的窖藏风味,见证了宿迁酒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年,洋河、双沟老窖池群入选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洋河地下酒窖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宿迁地处北纬度黄金酿酒带,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干邑并称“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度,湿度80%以上,微生物群极其丰富多样,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继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中国白酒之都”称号后,宿迁市于年成功通过复评,同时复评“世界十大烈酒产区”。
4.山西汾阳汾阳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是中国著名的酒乡之一。
汾阳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汾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清雅的口感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此外,竹叶青酒也是汾阳的特色酒品。
汾阳因其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而被誉为“酒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