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见习记者薛晨)6月8日下午,赤水河流域七家主要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聚集在茅台镇的茅台国际大酒店,参与《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企业共同发展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签署仪式。这一宣言的签署,不仅宣告了酱香酒领域的核心生产企业们首次以“联盟”的形式出现在行业的眼中;更宣告了酱香型白酒热潮之下,核心企业们正尝试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对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销售、品牌塑造等动作进行规范。更重要的是,此次活动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得到稳定控制之后的首场白酒行业峰会,宣言内容中合作共赢理念的背后,传递出酱香型白酒企业们试图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以抱团的方式减轻当前甚至是未来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
宣言说了啥?
加入到本次宣言签署活动中的七家企业,分别是茅台、郎酒、习酒、国台酒、钓鱼台、珍酒、劲牌酱酒。这其中既包括了酱香酒领域的老牌企业,也有近年来新崛起的品牌。而签署的宣言内容,新京报记者进行归纳梳理后,发现了三大亮点。
首先是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宣言要求产区企业无论策略怎样,都需要认同一致的商业伦理。弄虚作假、哄抬物价等行为被严格禁止,以达成产区内酒企、酒庄和谐共生。
其次是欢迎新鲜血液的加入。在宣言中提出,凡是产区内的企业无论历史长短,均认同并鼓励新鲜血液成长;欢迎加入本产区的创业者或投资者;重视不同企业文化、不同经营风格给产区作出的贡献。这也意味着宣言本身并不希望影响力止步于已有的七家企业,而是试图借助龙头企业的号召力,将整个产区的大小企业均囊括到体系当中来。
再次是标准的制定。宣言要求,产区内的企业无论个性差异,均需要以加强世界酱香酒产区建设为己任。要想达成世界级产区这一目标,无疑标准与规范要先行。宣言便提及,将制定产区标准、规范产区管理、打造产区形象,树立起完整的产区识别与特色。
另外,宣言内还对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依法经营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七家企业还在宣言签署的最后承诺尊重并始终恪守上述价值理念。
为何这么说?
作为高度依赖环境的特殊行业,中国白酒在以往进行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均会强调相应企业所在地域的水土特色以及气候特点。但消费者在对不同产地的白酒产品进行产区划分时,往往以省为单位进行区别。这也形成了广为人知的“川酒”、“黔酒”等概念。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白酒生产大省的内部往往存在着极为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一些名酒集中区域却又分属于不同的省份,因此简单以省来划分白酒产区不尽合理,赤水河流域便是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在本次活动现场就宣言产生背景进行介绍时便指出,赤水河流域在过去的一年,酱香型白酒产能占据了全国酱香型白酒产能的85%;实现的营业收入占据全国酱香型白酒市场的90%,已形成了典型的产业集群。而四川与贵州两省在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后,希望跨越行政区域,打造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与世界酒业发展接轨。
众所周知,产区划分早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概念,系统地塑造产区形象是提升产区内品牌的价值以及市场号召力的重要方式。李静仁表示,这份宣言,释放出酱香型白酒企业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信号与鲜明态度。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式下,无论是对白酒行业,还是对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接下来怎么做?
有观点指出,酱香酒热潮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蔓延,七家知名酱香型白酒企业选择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签署这一宣言,显然是为了改变过往各自为营、无序竞争的状态。通过抱团发展,来达成资源共享、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保证企业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便指出,当前酱香型白酒之热,已把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推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那么,既然“戏台”已经搭好,赤水河流域内的企业们又该如何唱好这出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大戏呢?
新京报记者从郎酒方面了解到,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在现场提出了几个工作要点。一是维护茅台品牌,引领酱酒品牌;二是找准各自的定位,强化产区意识;三是做好产品品质,提升产区价值;四是竞合发展,扩大产区优势。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竞合发展这一概念,业界分析,尽管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赤水河流域产区以“联盟”的状态对外拓展,但产区内的企业之间依然会有竞争存在,各家企业依然需要凭借自己的真本事为企业赢得市场空间。但不同的是,这种竞争将是良性的,与产区整体形象以及整体利益相一致的。当前酱香型白酒在中国白酒市场中的占比依然较小,如何向市场要更大效益,才是产区企业一致对外的目标。
而作为本次活动的牵头者,贵州茅台同样是竞合概念的践行者。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表示,建设核心产区既要有够硬的产品,也要有足够硬的企业和行动。因此茅台愿意与产区内的企业在技术、品牌以及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合作。高卫东进一步表示:“愿意同兄弟企业共同把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打造成为能够跨越地域限制与文化障碍的品牌聚集带”。
新京报见习记者薛晨图片VPhoto
编辑徐晶晶校对柳宝庆